輸液器止溢濾芯是防止血液逆流、空氣栓塞及藥液污染的關鍵部件,通常集成于滴斗或輸液管路中。長期使用后,
輸液器止溢濾芯可能因微粒堵塞、蛋白吸附或彈性失效導致功能下降,需定期更換。本文從操作準備、拆卸安裝到質量驗證,系統梳理標準化更換流程,確保醫療安全與輸液質量。

一、更換前準備:環境與工具核查
1.環境消毒與個人防護:在層流潔凈臺或紫外線消毒后的操作間進行更換,操作人員需佩戴無菌手套、口罩及帽子,避免毛發、皮屑污染濾芯。若在病房更換,需用75%乙醇擦拭操作臺面。
2.工具與耗材確認:準備同型號新濾芯(需核對批號、有效期)、無菌剪刀、止血鉗及無菌紗布。檢查濾芯包裝完整性,若包裝破損或濾芯變色(如黃色變深),需立即停用并上報。
3.患者狀態評估:更換前暫停輸液,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有無腫脹、回血。若為危重患者,需提前準備急救藥品及設備,確保更換過程安全可控。
二、分步更換流程:從舊濾芯拆卸到新濾芯安裝
1.關閉輸液通路:用止血鉗夾閉濾芯下游輸液管(距濾芯5cm處),避免藥液泄漏。若濾芯集成于滴斗,需先關閉流量調節器。
2.分離舊濾芯:用無菌剪刀在濾芯上游1cm處剪斷輸液管,輕輕拔出舊濾芯。注意避免觸碰濾芯接口處,防止殘留藥液滴落。若濾芯與管路粘連,可用無菌紗布包裹后緩慢旋轉拔出。
3.安裝新濾芯:撕開新濾芯無菌包裝,將濾芯上游接口插入已剪斷的輸液管,確保插入深度≥1cm。若為螺紋接口,需順時針旋緊至無滲漏。用止血鉗夾閉濾芯上游管路,向下游管路注入少量空氣,觀察濾芯表面無氣泡逸出,確認密封性。
4.恢復輸液并排氣:松開上下游止血鉗,打開流量調節器,待藥液充滿濾芯后,輕彈管路排出氣泡。調節滴速至醫囑要求,觀察1分鐘無滲漏后,方可離開患者床旁。
三、質量驗證與注意事項
1.功能測試:擠壓滴斗觀察濾芯是否通暢,正常濾芯應允許藥液均勻下滲,無堵塞或噴濺。若滴速異常(>醫囑±20%),需檢查濾芯方向是否裝反或管路打折。
2.污染防控:廢棄濾芯需放入黃色醫療垃圾桶,剪刀、止血鉗等工具經消毒后備用。操作后用快速手消毒劑清潔雙手,記錄更換時間、濾芯批號及操作人信息。
3.特殊場景處理:若患者正在輸注血制品或化療藥物,更換濾芯后需密切觀察15分鐘,警惕過敏反應或靜脈炎。對兒童或躁動患者,可提前使用約束帶固定肢體,防止管路牽拉導致濾芯脫落。
輸液器止溢濾芯的規范更換是保障輸液安全的基礎操作。醫護人員需嚴格遵循無菌原則與標準化流程,結合患者病情動態調整操作細節,方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提升醫療質量。通過定期培訓與技能考核,確保每一位操作者都能熟練掌握這一關鍵技術,為患者安全筑牢防線。